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全新速騰曝光!1.5T+設計大改,12.79萬起還能稱王嗎?

阿表車評-太平洋号
一個愛車人的記錄。
+ 关注

工信部“泄密”實錘:速騰這次改款夠狠!

近日,工信部最新公示的一汽-大眾速騰申報圖引發(fā)車圈熱議。 作為A+級轎車市場的“常青樹”,速騰此次改款堪稱換代級調整——全新設計語言、1.5T動力下放、軸距微調至2731mm,現(xiàn)款12.79萬起的指導價體系或將延續(xù)。 但面對新能源沖擊和自主品牌圍攻,這款德系老將的“三板斧”還能否守住陣地? 我們結合實車圖與行業(yè)趨勢,深度剖析新速騰的突圍密碼。

向電動化靠攏,年輕化是福是禍?

從申報圖來看,新速騰徹底拋棄了現(xiàn)款的“套娃式”保守設計。 前臉采用貫穿式燈帶+蜂窩中網(wǎng)組合,與大眾ID.系列高度相似,配合引擎蓋隆起的肌肉線條,整體視覺沖擊力提升明顯。 尾部則換上熏黑貫穿式燈組,搭配隱藏式排氣設計,向新能源車的極簡風格靠攏。

個人觀點:這套設計雖然更符合年輕人審美,但也可能讓部分保守用戶感到“陌生”。 畢竟速騰的核心客群仍是30-45歲的家庭用戶,過于激進的造型可能產(chǎn)生兩極分化,不過從帕薩特、凌渡的轉型效果看,大眾的“電動化臉譜”市場接受度正在攀升。

1.5T終成主力,省油牌怎么打?

此次申報車型搭載代號DSV的1.5T EVO II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18kW(160Ps),匹配7DCT變速箱。 相比現(xiàn)款1.4T車型,新發(fā)動機不僅功率提升8kW,更通過米勒循環(huán)、VTG可變截面渦輪等技術,將WLTC綜合油耗控制在5.77L/100km,較現(xiàn)款降低約6%。

大眾在國內布局1.5T已超3年,但受限于成本一直未全面普及。 此次速騰換裝新機頭,釋放出兩個信號:一是應對國六b排放壓力,二是為降價留出空間(參考朗逸1.5T車型終端價已下探至11萬)。 不過面對比亞迪DM-i、吉利雷神混動的圍剿,純燃油車的省油故事還能講多久?

12.79萬起? 頂配或暗藏殺機

現(xiàn)款速騰12.79-17.29萬的定價區(qū)間,恰好卡在軒逸(9.98-17.49萬)和思域(12.99-18.79萬)之間。 考慮到改款成本上升與市場競爭壓力,我個人覺得,1.5T車型起售價或與現(xiàn)款1.4T持平(14.79萬),而1.2T版本可能降至12萬以內,通過“高配抬價值,低配沖銷量”的雙線策略穩(wěn)固市場份額。

速騰最大對手已非合資競品。 深藍SL03、比亞迪秦PLUS等新能源車型正在侵蝕12-15萬級市場。 若新速騰頂配突破18萬,或將直面小鵬P5、零跑C01的降維打擊。

燃油車最后的堡壘能守多久?

2023年速騰累計銷量21.3萬輛,仍是合資A+級轎車的領頭羊。 但這份成績背后暗藏危機,其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6.2%下滑至4.1%,且終端優(yōu)惠常年維持在3萬元以上。 此次改款雖能短期提振熱度,但若不能解決三大痛點——智能化配置不足、插混車型缺失、性價比優(yōu)勢衰退,恐難逆轉合資燃油車的整體頹勢。

速騰需在改款基礎上做兩件事:一是引入插電混動版本,對標比亞迪驅逐艦05;二是將IQ.Drive智能駕駛輔助下放至中配車型。 畢竟在2024年,L2級輔助駕駛和智能座艙已成12萬級車型的標配。

情懷與現(xiàn)實的博弈

作為一代神車的繼任者,新速騰的設計煥新與動力升級誠意可見,但在新能源浪潮下,單靠“德系品質”和“空間優(yōu)勢”已不足以通吃市場。 若一汽大眾能借改款之機,在定價策略和科技配置上展現(xiàn)更大魄力,或許還能為合資燃油車守住最后的橋頭堡, 否則,軒逸、朗逸們的今天,就是速騰的明天。

互動話題:你覺得新速騰定價多少才有競爭力? 如果是你,15萬預算會選速騰還是新能源車? 歡迎評論區(qū)Battle!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379
03-20
智駕大橫評

网友评论

表情


发表评论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