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自駕游 > 路書收藏 > 廣州自駕 > 梅州·河源
搜索

蘇家圍客家鄉(xiāng)村旅游區(qū)

2006-04-14 09:27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chenshanshan
關(guān)鍵詞:蘇家圍 廣東 民居 

  地理位置
  蘇家圍客家鄉(xiāng)村旅游區(qū)位于東源縣義合鎮(zhèn)蘇圍村,東江與社河在這里交匯。

   簡介
  江風、竹韻、老屋、古榕、漁船、水車,構(gòu)成了一個南中國的畫里鄉(xiāng)村形象,而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則使蘇家圍更具魅力。走進蘇家圍,游客不僅可下地種菜、進坊榨油、釀酒,下河捉魚、漂流,品嘗到擂茶、小食及以野菜為主的農(nóng)家飯菜,而且猶如翻開了一部客家鄉(xiāng)村文化史。蘇家圍村是蘇東坡后裔聚居地,為廣東蘇氏最多御匾的自然村,歷史上曾因一年考上12個秀才而有“蘇半縣”之稱。其宅屋建筑也頗有風格,并保留較好。蘇家圍的鄉(xiāng)村紀事主要反映客家人過去的流浪生活及蘇氏家族800年來的興衰史,這里還存有中國各歷史時期的標語,從“打土豪,分田地”到林彪的手書體“大海航行靠舵手”;從“造反有理”到“包產(chǎn)到戶”應(yīng)有盡有。還有那些古屋上的雕刻及客家人的生活、生產(chǎn)用具、習俗在默默地敘說著有關(guān)男人和女人的故事。這種反映客家人對性別的態(tài)度和認識的“鄉(xiāng)村性別文化展”在全國屬首創(chuàng)。

  蘇家圍被稱為“南國畫里的客家鄉(xiāng)村”,因大詩人蘇東坡后裔在此聚居而得名。古榕、老屋、竹韻、漁船……給這個小村落營造了絲絲寧靜祥和的氣氛,濃郁的客家風情更賦予它獨特的魅力。村子里保留了18座原始風貌的客家民居,客家人對陰陽風水學的理解及懷念祖先的根意識在建筑上表露無遺。

 

  迎親橋———圍里第一道風景

  如同黃山的迎客松一樣,迎親橋是游客到蘇家圍的第一個景點,同時也表示蘇家圍人像迎接親人一樣迎接朋友們的到來。站在橋上可以看到蘇家圍的全貌,它的民居不是人們常見的圓形圍龍屋,而是方形的明清特色的“府第式”圍屋。全村18座圍屋幾百間房看似雜亂地拼在一起,但從它的排水系統(tǒng)看,其實是非常講究的。在蘇家圍即使遇上特大暴雨,雨水都能從屋的暗渠里排走,絕不積水。據(jù)村里的老人介紹,蘇家圍的排水系統(tǒng)是仿照蘇家先祖在江西吉安故居前的九曲水而建。

  紫蘇園———緣于夢見仙人指路

  也許有人會問,蘇東坡是四川眉山人,他的后代曾移居江西,但為什么又會發(fā)展到蘇家圍呢?在紫蘇園里,你可以找到答案。

  紫蘇,本草科一年生植物,可入藥,河源本地人常用它作香料配菜。蘇家圍的紫蘇不是當普通香菜種的,而有特殊的意義。相傳,蘇東坡的第七代孫蘇天榮在1312年從江西廬陵(即現(xiàn)在江西吉安)乘船沿東江南下赴番禺任教諭,途中夜宿義合。那天晚上,他夢見五位老人指點他上岸觀看一棵高大茂盛的紫蘇,并且告訴他這個地方風水好,所以紫蘇長得那么高大。蘇天榮醒后,覺得紫蘇與本姓有緣,非要上岸去看,結(jié)果看見一棵大榕樹,發(fā)現(xiàn)周圍的環(huán)境非常優(yōu)美,于是他懷疑這里是夢中五位老人指點他定居的地方。后來他升任四川富順知縣,還念念不忘此事,囑咐后人定要落居此地,一直到他的第四代孫蘇秀弘任東莞京山(今東莞茶山鎮(zhèn))巡檢時,才圓了他的夢。而這片紫蘇園就寄托了蘇家圍人對先祖的懷念和敬慕。


  永思堂———圍里最老的古民居

  蘇家圍至今保存的18座古民居中,最古老的是永思堂,建于1481年,是為紀念蘇家圍八世祖蘇東山而建,故又稱東山蘇公祠,一直是蘇家圍人舉行祭祀、議事的地方。

  古代的官宅建筑式樣和大小規(guī)模是有講究的,蘇東山曾任廣西桂林府推官,這座永思堂就是根據(jù)他的官職按朱元璋頒布的官宅府第式建筑風格而建。堂屋主體為三幢,它沒有我們常見的正對廳堂的大門,而是在兩邊開有側(cè)門。據(jù)說,這是府第式客家民居的特點,因為客家人認為正對廳堂開門不吉利,古人在建筑上對陰陽風水的講究從此可見一斑。

  永思堂已經(jīng)歷了500多年的風雨,至今仍然保存得相當完整,這與它堅固的建筑結(jié)構(gòu)分不開,也與它歷史上的影響力和地位分不開。據(jù)說在1947年秋,國民黨196師師長葛先才率軍路過義合,不顧軍旅疲勞直奔永思堂,回去后即令:“燒殺以壯軍威不得在蘇圍,奸淫以供軍樂不得在義合”。

  門票價格:蘇家圍門票15元/人!

   聯(lián)系電話:0762-8882969,8882878

合作新聞推薦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