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理賠的標準是什么
輪胎理賠標準包含多方面。制造方需有生產許可證,銷售輪胎要符合相關標準,不符則可理賠;正常使用下,自售出一年內且胎面花紋磨損未超新胎設計花紋深度50%,因制造問題致早期損壞的能理賠;外觀質量問題,在不影響使用和安全前提下,制造方或銷售方可與使用方協(xié)商解決。這些標準為輪胎理賠提供了清晰依據。
具體來說,符合理賠標準的輪胎病象有多種。
雜質問題是其中之一,特征十分明顯,在輪胎胎圈與輪輞結合的位置,會出現(xiàn)部分裂口,當拆解后會發(fā)現(xiàn)內部存在雜質。其產生原因在于制造過程中,橡膠與帶束層結合處混入了過多雜質,這種情況就滿足理賠條件。
胎圈表面周向凸起內部脫層也可理賠。該問題表現(xiàn)為輪胎輪圈反包圍部位出現(xiàn)了周向性脫層,用手按壓過程中能感覺到明顯的氣泡感。這是因為輪胎內部存在過多空氣,在硫化環(huán)節(jié)硫化度不夠,沒有充分壓實,從而產生了隔離空氣層,致使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
還有胎側脫層、爆破情況。其特征是輪胎胎側橡膠與輪胎整體之間存在脫層問題,而且脫層表面光滑。有的會呈現(xiàn)U型破損,鋼絲簾布未發(fā)現(xiàn)斷裂,也沒有外部劃傷。追根溯源,是在輪胎制造過程中,鋼絲層、簾布層附著性不夠,由于水、氣、油性物質未清理干凈所導致的,這種情況同樣在理賠范圍內。
硫化缺失同樣不容忽視。輪胎肩部出現(xiàn)周向開裂,并且有膠料和助溶劑等油性物質溢出,這就是硫化缺失的表現(xiàn)。出現(xiàn)這一問題的原因是硫化時間不夠,成型時間溶劑未能完全風干,進而影響輪胎質量,符合理賠標準。
另外,胎里漏絲也能理賠。在輪胎胎里靠肩、側部位,局部或整周可清楚地看到胎體鋼絲排列的情況。這是由于硫化過程中,內襯層膠料不規(guī)則流動或胎冠、墊膠等半成品尺寸不合格,導致內襯層膠與胎體簾線接觸,附著力很低,造成脫層露線。
綜上所述,輪胎理賠標準從生產標準、使用情況以及外觀質量等多維度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同時對于各類常見的因制造問題產生的輪胎病象也給出了理賠依據。這不僅保障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促使輪胎制造和銷售企業(yè)更加注重產品質量,推動整個輪胎行業(yè)健康有序地發(fā)展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