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四驅玩出花的插混SUV 測試威蘭達高性能版
【太平洋汽車網(wǎng) 評測頻道】威蘭達上市后頗受消費者歡迎,誕生自TNGA-K高端平臺的它,擁有過硬的技術實力。現(xiàn)在插電混動版本到來,強勁的動力和E-FOUR 電動四驅讓它在性能上完全超越對手。本文將從TNGA-K平臺的技術背景和威蘭達插混版的技術亮點入手,聊聊這款車型在同價位車型當中的競爭力,并對駕駛感受和實測數(shù)據(jù)進行體驗解讀。
威蘭達作為豐田的一款全新車型,天生具備TNGA的優(yōu)良基因。豐田花費了大量精力的TNGA架構不同于傳統(tǒng)的汽車生產(chǎn)平臺,它實際上是一套理念,貫穿了一款車從研發(fā)到生產(chǎn)的全過程。
TNGA架構將豐田以前復雜繁多的生產(chǎn)平臺重新歸攏,一款車型從市場調研,到造型設計,到機械研發(fā),到硬件匹配,由同一批人來完成,從而造出一個整合度很高的產(chǎn)品。而以往,底盤工程師、發(fā)動機工程師、變速箱工程師、外形設計師各自為政,不可避免地使產(chǎn)品在各方面相對剝離。
豐田TNGA架構之下有三大平臺,威蘭達誕生于專門生產(chǎn)前驅中型車/中大型車的TNGA-K平臺,雷克薩斯ES、亞洲龍以及新一代漢蘭達等都屬于這一平臺。TNGA-K給威蘭達帶來了強韌的底盤和高剛性車身,懸掛剛性提升了40%,車身抗扭性提升了60%,底部空氣動力效果也得到優(yōu)化。總而言之,TNGA車型普遍剛性更高、重心更低、輪距更寬、操控更好,駕乘質感大大優(yōu)于以往的豐田車型。
而威蘭達最大的亮點還在于它的TNGA動力,2.5L阿特金森循環(huán)發(fā)動機與雙電機E-CVT組成的雙擎系統(tǒng),熱效率達到了世界頂尖的41%。針對全系不同車型,威蘭達還提供了三套不同的四驅系統(tǒng),其中E-FOUR實現(xiàn)了動力和節(jié)油的雙重目標。
就目前市場上幾款同級插混車型而言,威蘭達和CR-V的混動系統(tǒng)相比途觀L PHEV和探岳GTE來說融合度更高,更充分地發(fā)揮燃油經(jīng)濟性。然而CR-V銳·混動在轉變成插混之后,電池組的額外重量和被大幅擠壓的油箱容積,使得它反而犧牲了加速性能和綜合續(xù)航。
因此平臺優(yōu)勢和動力優(yōu)勢,讓威蘭達從雙擎到插混,實現(xiàn)了操控性能和續(xù)航能力的雙重提升,這便是他之所以敢自稱為“高性能版”的底氣。
只有一塊木板較長并不能讓水桶裝更多的水,一輛車要達到更高的水平自然也不能有明顯的短板。威蘭達高性能版動力性很出色,那么其他方面是否跟得上?
外形方面,TNGA架構下的所有車型都走年輕化的設計路線,如今的豐田不再中庸保守,每一款車都時尚前衛(wèi),顏值水平普遍很高。插混版本在威蘭達的外形基礎上,加入了一些運動化的元素,使其看起來更顯性能。
內(nèi)飾與非插混版本一致,大體上沒有什么變動,細節(jié)之處有了一些升級,比如內(nèi)后視鏡從光學式的變成了流媒體式的,儀表盤變成了全液晶的,并增加了HUD抬頭顯示。
由于TNGA架構下的車型在開發(fā)之初便考慮了混合動力車型的結構需求,因此即便插混版本電池容量相比雙擎版增漲了10倍,但車內(nèi)空間依然沒有受到太大的犧牲。
以雙擎版和插混版各自的最高配車型作為對比,29.98萬元的插混四驅激擎版比24.18萬元的雙擎四驅豪華版貴了5.8萬元,但省下了指標競價和購置稅,要知道即便在廣州這樣拍牌價格很低的城市,也要兩萬多才能“買”一個藍牌指標。
除此之外,插混版本的配置水平比雙擎版更高,比如頂配(四驅激擎版)比雙擎頂配(四驅豪華版)還多出來了方向盤加熱、可開啟式全景天窗、12.3英寸全液晶儀表、HUD抬頭顯示、OTA遠程在線升級、流媒體內(nèi)后視鏡、后排座椅加熱、外后視鏡自動加熱/折疊、電動后備廂(帶感應開啟)、遠程啟動及遙控升降車窗等等一系列便利性功能。
還有一筆賬,就是長期的用車過程中,插混版本若能確保電量充足,那么它更低的綜合油耗(電量充足時)、更長的續(xù)航能力(油箱容積未受壓縮),能夠為車主省下一筆能耗費用。綜合以上各方面而言,威蘭達高性能版是物有所值的。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