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購車指南 / 汽車知識
力、扭力?不再爭議!

出處:pcauto
責任編輯:leenka

[02-5-24 10:27] 作者:Kevin/AUTONET


汽車驅動力的計算方式:將扭矩除以車輪半徑即可

  由引擎馬力-扭力輸出曲線圖可發(fā)現(xiàn),在每一個轉速下都有一個相對的扭矩數(shù)值,這些數(shù)值要如何轉換成實際推動汽車的力量呢?答案很簡單,就是“除以一個長度”,便可獲得“力”的數(shù)據(jù)。舉例而言,一部1.6升的引擎大約可發(fā)揮15.0kg-m的最大扭力,此時若直接連上185/60R14尺寸的輪胎,半徑約為41公分,則經(jīng)由車輪所發(fā)揮的推進力量為15/0.41=36.6公斤的力量(事實上公斤并不是力量的單位,而是重量的單位,須乘以重力加速度9.8m/sec2才是力的標準單位“牛頓”)。

  36公斤的力量怎么推動一公噸的車重呢?而且動輒數(shù)千轉的引擎轉速更不可能恰好成為輪胎轉速,否則車子不就飛起來了?幸好聰明的人類發(fā)明了“齒輪”,利用不同大小的齒輪相連搭配,可以將旋轉的速度降低,同時將扭矩放大。由于齒輪的圓周比就是半徑比,因此從小齒輪傳遞動力至大齒輪時,轉動的速度降低的比率以及扭矩放大的倍數(shù),都恰好等于兩齒輪的齒數(shù)比例,這個比例就是所謂的“齒輪比”。

  舉例說明,以小齒輪帶動大齒輪,假設小齒輪的齒數(shù)為15齒,大齒輪的齒數(shù)為45齒。當小齒輪以3000rpm的轉速旋轉,而扭矩為20kg-m時,傳遞至大齒輪的轉速便降低了1/3,變成1000rpm;但是扭矩反而放大三倍,成為60kg-m。這就是引擎扭矩經(jīng)由變速箱可降低轉速并放大扭矩的基本原理。

  在汽車上,引擎輸出至輪胎為止共經(jīng)過兩次扭矩的放大,第一次由變速箱的檔位作用而產(chǎn)生,第二次則導因于最終齒輪比(或稱最終傳動比)。扭矩的總放大倍率就是變速箱齒比與最終齒輪比的相乘倍數(shù)。舉例來說,手排六代喜美的一檔齒輪比為3.250,最終齒輪比為4.058,而引擎的最大扭矩為14.6kgm/5500rpm,于是我們可以算出第一檔的最大扭矩經(jīng)過放大后為14.6×3.250×4.058=192.55kgm,比原引擎放大了13倍。此時再除以輪胎半徑約0.41m,即可獲得推力約為470公斤。然而上述的數(shù)值并不是實際的推力,畢竟機械傳輸?shù)倪^程中必定有磨耗損失,因此必須將機械效率的因素考慮在內(nèi)。論及機械效率,每經(jīng)過一個齒輪傳輸,都會產(chǎn)生一次動力損耗,手排變速箱的機械效率約在95%左右,自排變速箱較慘,約剩88%左右,而傳動軸的萬向接頭效率約為98%,各位自己乘乘看就知道實際的推力還剩多少。整體而言,汽車的驅動力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扭矩×變速箱齒比×最終齒輪比×機械效率
驅動力=--------------------
        輪胎半徑(單位為公尺)

[上一頁] [1][2][3][4]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汽車搜索
欄目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