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保才告白:60萬公里無大修 東風輕卡靠譜
【太平洋汽車網(wǎng) 行情頻道】
說起保定市的輕型商用車市場情況,或許很多人都能道出個一二三四來,但如果要說哪個人對東風輕型車在保定市的發(fā)展歷程最了解,那一定非馬保才莫屬。為什么這么說?保定的的第一臺東風多利卡便是馬保才買下的。
“我還清晰的記得,當時那款多利卡1061是1995年下半年上市的,我看了很喜歡,但買車在那個年代不是件小事,猶豫了半年好不容易攢到錢,結果保定還沒有,最后還是專程跑到石家莊才買到。”提到當年的買車經(jīng)歷,馬保才臉上寫滿了驕傲。
馬保才從小就特別喜歡車,小時候時常有解放軍開著軍綠色的東風大卡車到他們村里換物資,那時候他最期待的就是能在村口看到那抹軍綠色。“每次車剛進村里,就和玩耍的小伙伴一起追著車跑,生怕少看了一眼”,從那時候開始,大大的東風車標就深深的印刻在了年幼的馬保才心中,能夠開上東風車也成了他的夢想。
在那個年代,私營經(jīng)濟正是火熱,能買上車開上車的都是當?shù)氐哪苋恕X涍\市場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中國輕卡市場更是青黃不接,市面上活躍的輕卡品牌屈指可數(shù),當年東風的產(chǎn)品又較為單一,多半集中在中、重型區(qū)間,輕卡領域近乎空白。直到1995年東風多利卡1061橫空出世,才打破了這樣的局面。由于它沿襲了經(jīng)典東風平頭柴145、153(大三資)的大氣風范,外形俊俏可愛,剛剛面市便廣受關注,銷售火爆。當然,漂亮的外觀只是一個方面,經(jīng)濟的油耗,耐用的車質(zhì),超低的故障率才是第一代多利卡抓穩(wěn)市場的致勝法寶。
就這樣,1996年,馬保才終于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第一輛東風車-多利卡1061。購車后沒多久,他又加雇了一名司機,每天一趟,歇人不歇車,往返于北京與保定間進行箱板紙運輸。“記得當時貨源充足,利潤空間較大,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就收回了購車投資”,馬保才說。
作為見證東風汽車股份第一批產(chǎn)品的老車主,二十年的貨運生涯里,馬保才可以說是乘著“東風”一路奔向了小康,經(jīng)濟和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談到現(xiàn)在的生活,老馬一肚子感慨:“我的多利卡服役13年,跑了近60萬公里,從未發(fā)生過重大機械故障,連活塞環(huán)都沒換過一次,也從來沒因為車輛狀況耽誤掙錢,很靠譜”。車友們經(jīng)常問他,“我們都換了第二輛車了,你這個怎么開著還是這么溜啊”。在保養(yǎng)方面,馬保才從不大意,換油、調(diào)試、維護向來都是嚴格遵照行駛里程進行。用他的話說,車子就跟人一樣,再好的車,你拿它不當回事兒,它就會時不時的給你搗亂,你對它好,它就會更好的回報你。特別是一部車開得久了以后,感覺更是如此。
如今,已過知天命之年的馬保才從一線退下。但對東風的情懷還是在這個老司機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2006年秋,看著跟著自己風雨同路了十多年的多利卡,他感慨萬千,拿起久違的筆洋洋灑灑寫了一篇《十年風雨多利卡》。沒想到,這篇文章直接被《駕駛園》雜志采用發(fā)表了。后來,文章又被東風《風范》的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以此為契機,馬保才加入了東風兄弟俱樂部,自此,馬保才和東風輕卡有了越來越多的互動和接觸。他與東風的緣分好像已經(jīng)刻在了骨血里。
作為東風輕型車第一批產(chǎn)品的使用者,馬保才陪伴著東風輕卡經(jīng)歷了一次次產(chǎn)品的更新?lián)Q代,目睹東風輕卡從最初的夢想起航到如今的發(fā)展壯大,他十分感慨。談起對東風輕型車未來的希望,馬保才說:“過去的20年已經(jīng)過去,未來的20年,希望咱們東風輕型車能不忘初心,繼續(xù)保持產(chǎn)品優(yōu)勢,堅持做好客戶服務,像這樣繼續(xù)保持領先地位。”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wǎng) 合肥01)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