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怂箓涫荜P注 福特中國找到了感覺?

2005-07-13 11:57:22 來源: pcauto 作者:黃海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或者投稿,請致信:Jenny@pcauto.com.cn

  福特:在中國不領先,在全球就沒競爭力。

  很快福特福克斯就要上市了,該車在全世界廣受歡迎,推出后奪取了歐美"年度汽車"大獎,以該車為原型車的拉力賽車在世界拉力錦標賽上也有出色的表現(xiàn)。因之,與Volvo S40、M3共用C1 Shared Technologies底盤的福克斯備受關注。

  據(jù)有關人士透露,國產福克斯為三廂轎車,發(fā)動機排量1.8升,預計價格為12萬元到17萬元。那FOCUS有何特殊之處?福特如何布局中國?FOCUS的量產與福特下一步的舉措將如何影響中國車市?

  起大早趕晚集,亡羊補牢尚不晚

  其實,福特在中國的歷史可追溯到1913年的 第一批銷售到中國的T型車。1924年孫中山、1978年鄧小平都表示了希望福特與中國汽車工業(yè)合作。然而,福特并沒有抓住機會,卻在中國市場裹足不前;與上海的合作又由于通用的插足無功而返,只好長期局限在商用車上。與長安合資后的首款車嘉年華又由于定位問題舉步維艱,后續(xù)蒙迪歐更是在降價5萬后才重獲生機。業(yè)界甚至有人揶揄道:長安福特非常善于把暢銷車賣成滯銷車!--說福特"起大早趕晚集跟不上形勢"也不為過。

  當然,曾經(jīng)的世界2號種子絕非如此平庸,福特默默積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它入鄉(xiāng)隨俗:其一是幫助一汽開發(fā)新款紅旗,因為紅旗是領導用車,為了保險起見某些關鍵配置采用了福特產品,包括發(fā)動機在內。但福特至今沒有聲張過,不過給有關方面的印象是非常好的。其二是每年一度的福特環(huán)保獎贏得了普遍贊許,不僅大大提升福特公司的地位,也增加了福特與政府官員接觸的機會。這些好名聲也使得福特最終在重慶長安的項目上取得勝利,而長安是有巨大潛力的"增長股"。福特開始補牢了!

  從試水到啟航,F(xiàn)OCUS成為亮點

  迂回前進的福特揀了長安這個寶貝,也逐漸找到了感覺。兄弟齊心其力斷金,業(yè)界甚至用"家合萬事興,福特長安堪稱汽車界'模范夫妻'"來形容二者。更有業(yè)界風傳某阻撓Volvo國產的高管因此被調離。接下來福特與合作伙伴放開手腳大干:長安、福特明暗兩手配合實現(xiàn)了長安重組江鈴。4月19日,在南京工廠正式動工的同時,福特、長安與馬自達共同宣布,三方將合資成立一個目前中國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發(fā)動機廠,還建立了福特全球三大之一的研發(fā)中心。上述三個項目總占地將達4000畝……雖然福特從沒說過要拿中國市場的X%,但是很明顯會有X%!從重慶至南京,福特構筑了堅固的長江壁壘,再加上海馬、江鈴以及一汽馬自達,福特的觸角已經(jīng)悄然遍布中國,隱隱有后來居上之勢!

  當然這些要體現(xiàn)在產品上。美國車寬大、氣派但油耗也不低,似與中國的國情不甚相符。在中國,日韓系車之所以"可怕",就因為其適合國情的產品多,而且許多早年在中國就賣得好。通用導入大宇產品成功避免了這方面的尷尬,雖然在本土化上頗費周折。福特呢,盡管日益倚重于馬自達,但與通用完全控制的大宇不同,馬自達用自己的品牌,這非福特所愿。因此,好果子福特還是留給自己,靠具有福特DNA的產品打天下,這也是為何M3遲遲不國產的原因。

  如果說福特在嘉年華上的試水是以失利告終的話,那么在蒙迪歐上福特則逐漸摸清了市場脾氣,它曾創(chuàng)造過500%的銷售增長率。福特找到了感覺,即"德國的精湛工藝技術和充滿現(xiàn)代氣息的歐洲設計風格"。而在FOCUS上,福特品牌或能大行其道,它不但體現(xiàn)了福特找到的感覺,更為中國人進行了貼心設計:這款操控靈活、配置豐富、排量達到1.8L的世界同步車型可以說是所有同級別車型的最大競爭對手,他既具有美國車寬大的特點,在細節(jié)處又體現(xiàn)了東方的審美情趣。2640mm軸距,1840mm車身寬度,以及526L的后備箱容量都是國內同級車之最。全獨立懸掛系統(tǒng)、飛航駕駛艙都是獨特的亮點。

  這里要談談主導(打)車型的概念,即一家汽車公司銷量最大,支撐其市場的主要車型,它不一定很能賺錢但一定是競爭車型的強有力的對手。正如GOLF、JETTA之于大眾,伊蘭特之于現(xiàn)代一樣。看樣子,長安福特這次把寶押在了FOCUS上。那么它能堪此重任么?媒體評論FOCUS"彎道實力深不可測,底盤極限在哪里",可見FOCUS的確值得期待。

  FOCUS的本意即“焦點”,這有什么啟示?

相關文章:全面進軍中國 福特集團五款國產車介紹

  版權聲明:系太平洋汽車網(wǎng)評論團成員黃海獨家稿件。版權為太平洋汽車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文章系作者本人觀點,與太平洋汽車網(wǎng)無關。

文章收藏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