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兄弟--奔馳 CLS 350和奔馳 E350

2005-08-31 09:21:01 來源: 作者:馮振輝

●在技術上它們是名正言順的親兄弟,在外觀設計上它們卻完全代表了兩種背道而馳的美學——顯然,從奔馳E級中脫胎的CLS已經(jīng)向我們表明:奔馳不再僅僅滿足于中老年人的垂青,他們也已經(jīng)開始了盤算著如何用靚麗的外表抓住年輕人的心

  組合測試車輛
  奔馳 CLS 350:200kW,后置驅動,0~100km/h的加速時間為6.7s,
         最高車速250km/h,基礎購置價54346歐元;
  奔馳 E350:200kW,后置驅動,0~100km/h的加速時間為6.9s, 
         最高車速250km/h,基礎購置價46574歐元。

  作為德國市場上最常見的出租車型,奔馳E級已經(jīng)被廣為接受。即使在寶馬奧迪的家鄉(xiāng),出租車司機們也更愿意選擇E級來作為他們的伙伴,在他們當中絕大部人的眼里奔馳E級是德國汽車高品質的最好明證。顯然設計者與顧客都沒有用苛刻的時尚眼光來要求E級的外觀設計,相反他們看重的是它無與倫比的實用性。

  恰恰由于在顧客群體中這種理性的消費心理,使得梅賽德斯能夠從2002年開始到今天短短的三年時間里在全世界范圍內累計銷售了70萬部奔馳E級,憑借這一業(yè)績奔馳E級也成為了行政級車領域的全球銷量冠軍。如今的市場不斷細化,人們的胃口變得可謂五花八門,多年來一直忠實于奔馳莊重樸實外表的人們也在慢慢地改變著他們的審美。為了適應這一潮流,習慣于瞄準中老年人心理的梅賽德斯也開始了大張旗鼓的“時尚運動”。

  新近推出的奔馳CLS就是眼下梅賽德斯旗下最時尚、最運動的代表,在車身的外觀設計上CLS緊跟時尚潮流;在造車理念上,奔馳CLS的外表與E級相去甚遠,不論從任何角度來觀察都難以察覺它們之間沾親帶故,但是事實上除去更加時尚、更加運動的外觀,CLS與E級的核心技術則是完全相同的。孕育中還是骨肉兄弟,墜地后便要手足相殘,這恰恰引起了我們極大的好奇心,為此我們特意安排了這場兄弟之間的直接對話。我們選擇的兩部車搭載著完全相同的200千瓦V6發(fā)動機,究竟是朝氣蓬勃的CLS后來居上,還是配備運動包的E350依舊威風八面,我們測試之后見分曉。

  

  ■ 車身 / 內部空間
  CLS內的頭部空間稍顯局促,視野度不夠開闊

  為了適應顧客的需求,從今年三月份開始,梅賽德斯為他們的E350也提供了選裝運動包,這套價值1404歐元的配置包括了諸如運動底盤和可變助力轉向系統(tǒng),還有18英寸鋁合金輪轂以及超大的輪胎,另外,特種鋼排氣管也是運動包的標志之一。盡管添加了如此豐富的配置,但是與時尚的CLS相比E350在車體的外觀上還是要“土氣”很多。尤其是與我們今天選用的這部身著AMG保險杠的CLS相比,E350仍然顯得有些過于老態(tài),即使是完全一樣的特種鋼排氣管,安裝在CLS身上也要顯得更加得體。

  車身的外觀我們就說這么多,現(xiàn)在讓我們進入車內來看一看。CLS內選用了很多木質材料和真皮,在選材上E350要稍微遜色于它的同門兄弟,但是依然到處體現(xiàn)著一貫的實用主義。CLK車身的腰線很高,坐在里面會有一種天然的安全感。從內部的做工工藝來看,兩部車都體現(xiàn)了極高的水準,結合間隙非常均勻,每個細節(jié)都考慮得近乎完美。不過在CLS里駕駛員座椅有時會發(fā)出吱吱作響的細碎摩擦聲,這也是兩部車中唯一能稱得上小毛病的地方了。

  出于流線型車身設計考慮,CLS的車頂顯得很平,再加上過高的腰線使得車窗的面積很小,這些都限制了CLS的視野開闊度,尤其是在泊車的時候沒有經(jīng)驗的人總會遇到一些麻煩,因此在選購CLS的時候有必要給它加裝一套電子泊車輔助系統(tǒng)(價值766歐元)。CLS的前排座椅空間雖然沒有E350的寬敞,但是也沒有問題,即使是一個大個子的成年人也不會感覺到局促,它的后排座椅的腿部空間也很寬敞,但是由于車頂?shù)脑,頭部空間有點局促,另外由于后車門很小,再加上車頂向下的弧線非常強烈,這多少給上下車帶來了一些麻煩,身高超過180cm的人必須要把頭壓得很低才能上下車。而面對相同的問題設計中稍顯保守的E350就要好得多了,無論前后座椅空間,還是上下車的方便程度,它都要明顯的強于CLS,另外由于車身的腰線沒有那么高,E350的視野開闊度上也要優(yōu)于對手。我們再來看一看它們的后備箱容積——兩部車的后備箱容積都不是很大,在整個行政級車行列中屬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但是就兩者之間的對比來看,E350還是更勝一籌,它的后備箱能夠容納540升物品,而CLS的后備箱容積只有505升。

  

  ■ 駕駛舒適性
  兩部車都非常適合長途旅行

  雖然兩部車上都配備的是運動底盤,但是它們的行駛舒適性并沒有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響,相反它們都非常適合長途旅行。細致對比之下,兩部車在行駛減振舒適性方面還是有一些差異的:當遇到下水道蓋板或者是瀝青路面的修修補補的時候,E350反應得要更和諧一些;而面對相同的情況,無論是空載還是滿載的CLS都沒有那么穩(wěn)健,尤其后軸的反應非常強烈。

  現(xiàn)在讓我來體驗一下座椅的舒適程度。這兩部車的座椅的側面支撐都非常突出,這樣能夠保證車上的人在高速通過彎路的時候也不會發(fā)生側滑;另外兩部車的座椅曲面設計非常符合人體工程要求,即使是長途旅行也不會使人感到疲憊。梅賽德斯還專門給CLS設計了一套帶有自適應功能的自動座椅(選裝,價值650歐元),這種座椅可以根據(jù)汽車的不同行駛狀態(tài)進行自適應調節(jié),根據(jù)不同的轉彎方向以及離心力的大小,該座椅椅可以給相應的支撐側面充氣增壓,使之能夠時刻提供一種恰到好處的防側滑功能。

  對比車內的主觀噪聲感受,CLS要稍稍比E350安靜一些,這與我們用噪聲儀測試的結果也是一致的,怠速噪音和3檔時速50km/h的噪音測試中,CLS都要略微安靜一些;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時候,源于車身設計中的魚鱗效應,CLS的風噪也要略小一些。

  發(fā)動機/傳動系
  兩部車上都配備著200千瓦的V6發(fā)動機和7速自動變速器

  CLS和E350上搭載著完全一樣的200千瓦V6發(fā)動機,發(fā)動機的各種數(shù)據(jù)完全一樣,功率曲線和油耗(CLS每百公里消耗12.4升汽油,E350消耗12.3升汽油)也基本上相同。為了降低重量,在不降低強度的情況下新V6發(fā)動機中應用了大量的鋁合金成分,相比于原來的3.2升發(fā)動機,新機器中還首次加裝了平衡軸,使這款發(fā)動機的運行平穩(wěn)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同時它也是全球首款采用了雙氣門正時調節(jié)技術的V6發(fā)動機。最開始的時候新V6僅被梅賽德斯應用于奔馳SLK350上,而在奔馳E級上的應用則是新近的事情,它替換掉了原來的3.2升發(fā)動機;在CLS上這款新V6則是它的入門級發(fā)動機。大角度雙氣門正時技術再加上的可變長度進氣歧管的應用使得這款發(fā)動機擁有了一個獨一無二的特性——它能夠在非常大的轉數(shù)區(qū)域保持最大扭矩的恒定輸出,從2400轉/分鐘到5000轉/分鐘,它能夠一直輸出最大350Nm的力矩。

  兩部車的變速器也是一模一樣的,都是7速自動變速器,功率強勁的發(fā)動機配合出色的傳動機構使得這兩部車都動力十足。兩部車的增減檔過程都非常順利,不會產(chǎn)生任何頓挫感覺,只是在Kickdown急加速時變速器反應稍微有一些遲鈍。操作檔把旁邊的一個小按鍵,我們可以在舒適模式、運動模式、和手動換檔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在方向盤背后有兩個換檔撥片,通過它也可以隨時增減檔位。


  

  ■ 操控性能
  E350在操控性測試中更加和諧

  在上文中我們已經(jīng)說過,兩部車都配備了運動包,對于E350來說,這個運動包中包括一套對于操控性意義非常重大的配置,我們稱之為可變助力轉向系統(tǒng);而對于CLS來說待遇就更加特殊了,它配備的是價格更高的選裝配置——AMG運動包。盡管如此,我們也不能在此武斷地說CLS一定會贏下它的同門師兄,相反,結果有些出人意料——我們在測試中看個究竟吧!

  兩部車在我們的操控性測試中表現(xiàn)得基本上是旗鼓相當。要是一定探究兩者之間細微差異的話,那么E350的表現(xiàn)是要稍好一些的:它的輪胎配備恰到好處(前 245/40 R 18,后 265/35 R 18),在急轉彎的過程中它的側傾程度也要小一些,另外,這套可變助力轉向系統(tǒng)指向非常直接,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使得E350在操控性上顯得更加和諧;而CLS的車身要比E350長出10厘米,這也給它本應該非常靈活的車體造成了一些意外的麻煩:盡管CLS的轉向指向也一樣精準,但是彎路的時候它的車身明顯地更加傾斜,車身對轉向指令的反應總是顯得有一點懶惰,讓人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一種“船大難掉頭”的感覺;雖然它更加寬大的后輪(275/35 R18,前輪與E350一樣)能夠提供更大的抓地力,但是在操控性中車體更小的E350還是搶占了先機。

  對比兩部車的出廠質量,CLS要比E350重50千克,但是為了測試,兩部車事先都加滿了汽油,E350原來的245標準后輪被換成了265/35 R 18 Y 輪胎,反而使E350在測試中的重量多出了20千克。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搭載著同樣的發(fā)動機變速器,但是CLS在加速度上還是獲得了一些優(yōu)勢,無論是從靜止到60km/h,還是從60km/h到120km/h再到200km/h,CLS都要更快一點。正是由于這種優(yōu)勢,使得雖然轉彎有些懶惰的CLS在蛇形繞樁中反而速度更快。

  兩部車的電子穩(wěn)定程序ESP都可以關閉,但是在危急的情況之下,事先關閉的電子穩(wěn)定程序仍然可以強行干涉駕駛,不過這也是奔馳強化主動安全的一種體現(xiàn)。

  和同級車相比,兩部車的冷熱剎車性能都是非常出色的,只是兩部車的剎車踏板柔韌性都不是十分理想,踩上去有一種軟綿綿的感覺,顯得不是十分精確。不過,單就制動距離來說,E350的制動性能仍然要好于CLS,前者的冷熱制動距離分別為34.8米和33.8米,而CLS的熱制動成績才能達到對手冷制動的水平。對比兩車的直行能力,E350出人意料地優(yōu)于CLS。所以綜合來看,本來為運動而生的CLS卻在這里出人意料的輸給了自己的老大哥,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奔馳E級作為梅賽德斯的鎮(zhèn)宅之寶,也確實不愧于車前那顆銀星。


  ■ 環(huán)保/花銷與配置
  買CLS 350養(yǎng)CLS 350都更貴

  雖然這兩部車都不便宜,但是相比之下E350的基礎購置價還是要整整便宜7772歐元。不過,當我們看到那一串長長的選裝清單時,我們就應該明白,這兩部車的最終購買價都是很容易超過65000歐元——在兩部車上連金屬漆都是分別需要加價900多歐元才能提供的,另外像真皮座椅、導航系統(tǒng)、還有電動天窗也屬于選裝配置,這三套下來,CLS 需要總共加價5730歐元,而E350則需要多達5962歐元;在安全配置方面,兩部車的兒童座椅固定都屬于價值46歐元的選裝件,而像其他的一些配置,諸如可轉向大燈、輪胎氣壓監(jiān)測、后側氣囊則又要總共分別花費2553歐元。

  在保險方面,由于靚麗的外表使得保險公司認定CLS的出險幾率要高一些,所以它在部分險和全險方面又落后于了同門師兄。在環(huán)保方面,兩部車都達到了歐IV排放標準,但是在尾氣成分分析中可以發(fā)現(xiàn),E350尾氣的一氧化碳含量稍多一些,而氮氧化合物的含量要少一些,其他成分則基本相同。質保方面,兩部車在技術范疇內都享有兩年免舉證質保,另外,奔馳為兩款車都提供30年車身不銹穿承諾和30年機動性能擔保,這從另一個側面也向我們展示了梅賽德斯對自己的制造工藝和質量水準充滿了信心。

文章收藏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