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是宿敵 廣汽本田皓影對比廣汽豐田威蘭達
動力方面,本次對比的兩款車型中,廣汽本田皓影銳·混動車型搭載一臺2.0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電機的組合方式,綜合最大功率158kW,匹配E-CVT變速箱。而豐田威蘭達配備2.5L自然吸氣+電機組合方式,綜合最大功率160kW,同樣匹配一臺E-CVT變速箱。
得益于更加偏向電動化的調教和電機出力特性,本田第三代i-MMD混動系統(tǒng)在動力響應上有著明顯優(yōu)勢,急加速時可以給駕駛者帶來強勁有力的推背感。并且本田第三代i-MMD混動系統(tǒng)在車輛剎車時,能夠將剎車前半部分實現(xiàn)動能回收,后半部分提供機械制動,進一步減少動能流失,同時在這兩者的銜接和切換過程中,還可以為駕駛者提供更自然、線性的剎車腳感,不會讓人產生因剎車而帶來的暈眩感。
而威蘭達則搭載了針對TNGA架構改進的豐田THS II混動系統(tǒng)。這套系統(tǒng)從結構來看最大變化就是將雙電機單軸布局改為雙軸布局,可以理解為從原先的串聯(lián)改為并聯(lián),節(jié)約了空間減輕了重量,同時在動力方面的響應也會有所提升。
底盤方面,廣汽本田皓影采用了前麥弗遜+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其優(yōu)勢在于后懸架采用了全鋁材質,可以有效降低簧下質量,提高懸架的響應速度。而基于TNGA-K平臺打造的威蘭達,采用了前麥弗遜+后雙叉臂式設計,注重強調低重心設計。
動力小結:在全球節(jié)能化趨勢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車型將會提供有混動車型。在這一點上,本田和豐田無疑是先行者。雖然兩家車企混動結構不同,但是達到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用電池和電動機來保證發(fā)動機一直處于比較高的效率工況下,進而節(jié)省燃油消耗。相較而言,豐田用了一套很復雜的傳動機構,而本田的傳動機構簡單的多,在動力上的響應會更加積極。當然,兩者都是行業(yè)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混動技術,對于需要購買它們的消費者來說,還需根據(jù)自身的需求進行選擇。
本次對比的皓影和威蘭達,在產品力層面均能代表兩家品牌的車型特點。廣汽本田皓影采用了年輕化都市設計語言,高顏值的造型美學為整個車身奠定了足夠的時尚與優(yōu)雅感,在造型設計上看起來更具美感。此外,皓影相比威蘭達提供了更豐富的功能配置,綜合來看是一款非常有誠意的產品。與此同時,3月底皓影銳·混動車型將陸續(xù)到達廣汽本田全國特約店,有購車需求的朋友可進一步了解。
相比之下,威蘭達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霸氣、簡約的造型延續(xù)了大哥漢蘭達的氣質,同時車內配置也可以滿足絕大多數(shù)家庭需求,再結合豐田所帶來的品牌形象,應該會在市場中取得不錯的銷量。(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鄒佳成)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